逆变器内外都没有设置风扇,消除最大的噪声源;减少开关管的电流声音,根据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在20Hz--20KHz之间原理,把逆变器开关频率提高到20KHz以上;减少电感的电流和振动声音,采用两级隔音和减振措施,电感整体灌胶,并单独放入一个铝壳箱体。
1、政府全额出资供电公司按结算周期向贫困农户全额支付上网电费,电站自发自用和余电上网部分优先享受到国家、省、市度电补贴,收益全部归贫困农户所有。光伏扶贫工程既开发了当地优势资源,又增加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现金收入,还加强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扶贫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地方政府欢迎、项目业主积极、贫困老百姓拥护,是一举多得、各方共赢的好项目。
设施故障由系统供应商提供维修,建立售后服务网点。目前,市场上主要普及的是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屋顶覆盖率不断在提高。扶贫资金从哪来?相信很多人非常不理解,光伏还是一个需要领国家补贴的行业,怎么可能去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呢?从各地实践情况看,光伏扶贫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初始投资资金的来源问题,需要金融政策的支持。2、村级光伏电站扶贫以村集体为建设主体,利用村集体的土地建设100-300kW的小型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收益由村集体、贫困户按比例分配,其中贫困户的收益占比在60%以上。这里列举几个比较典型光伏扶贫商业模式。
这里就需要国家和地方加大金融政策的扶持,如银行贷款获得利率优惠政策等。所以对于扶贫来说,不能让企业只付出,而是要通过政策、商业手段,让企业付出的同时也能获利,只有这样良性发展,才能保障扶贫项目的建设质量。我们国家的电力市场还处于初期,刚刚开始,而且长期合同、长期交易占很大的比重,而无现货市场。
现在冷热电联供刚刚引起重视,另外一个枢纽氢燃料电池,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二,除了重视技术突破,还要重视成本上的突破。随着分布式光伏的装机越来越多,分布式光伏系统如何才能融入到电网或者是微网,或者是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中?如何做到平滑的转型或者是融入?吴达成:相对而言,我做光伏的时间比较长,也是搞技术出身,一直搞技术开发,因此可能会多一些从光伏的角度来看问题。然后我们问一下叶老师,作为国家发改委政策、技术方面的专家,我想问一个转型方面的问题,就是分布式光伏与可再生能源等与能源转型方面,您是否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些看法?叶东嵘:对于能源转型来说,第一,这是一个国际性的潮流,是大势所趋;第二,咱们国家也大力提倡能源革命。
我们发现,按照现有的市场规模和政策导向,到2020年以前,可能整个光伏行业或者风电行业的增长速度,都要远远低于前几年。我说的智能电网,是致力于解决用户侧用能的问题,包括微网,包括分布式发电,我是非常赞同在用户侧用能问题能够妥善地解决。
电力改革涉及到发售配售这几个环节,刚才我说了几个定义,有交易价格、有批发价格,最后终端价格,每个价格都不一样。一个是提高品质,一个是降低成本。在现阶段、现有技术条件下,要根据资源条件,更要根据用户侧的需求去结合。但是,能源互联网首先要解决的是能源的问题,这是第一。
这在老百姓的眼里,补多少、换来多少新能源,是很明了的事。但是国内,无论从建筑口,还是在配电的电力系统方面,暂时都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抓住这两个枢纽,才能实现多种能源的转换。分布式能源站的建设,应以用户和市场需求为主导于金辉:谢谢吴老师!我觉得您这是经过市场的摸爬滚打之后,总结出来的一个非常好的建议。
另外,除了法律法规要求的补贴之外,我是不是还愿意一度电多花一分钱、两分钱,去买100%的纯新能源电力?如果这样,我个人觉得,新能源的发展,就像刚才叶总介绍到的,也不需要去挨家挨户去问要不要装光伏,而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为新能源的售电商可以拿这个钱返回去投光伏电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这在欧美国家是经常发生的,加州、德国、丹麦,很多绿色售电公司在做这样的事。冯老师,对这个问题,您有什么可以补充的吗?冯庆东:我觉得刚才范征老师讲得很好。
我有一个问题是问吴老师的,您是咱们的前辈,现在也在搞企业了,我想问您一个关于这个市场转型的问题。另外还有一点,只有用户真正需要了,他来找投资者或者能源供应商,这种项目的成功性要远比咱们一家一家去找屋顶、找企业、找园区简单得多。
另外,对应用的开发实际上也是如此,光伏发电、并网发电,包括并网分布式发电,逐步在跟储能结合,跟能源管理系统也在开发更多的应用,比如说分布式光伏和充电桩的结合,和换电站的结合,和其他一些负荷的结合,随着这方面技术的推进,逐步形成一个比较现实的就是微网。于是我就可以衡量了,到底要不要做这个事情。在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对于行业内许多投资者而言,投资了一堆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是拿在手里坐收电费?还是主动探索电力交易的新模式?带着这些问题,以及对分布式光伏投资的未来商业模式的思考,在2016年12月22-23日由的2016首届中国分布式光伏品质建设高峰论坛上,数位来自能源互联网、电力市场及光伏领域的专家大咖,围绕能源互联网的创新、能源互联网的定义、分布式发电市场如何转型、电力市场改革的障碍等业界关注的话题,展开了精彩的交流,并与现场观众激情互动。那未来四五年大家做什么?我们觉得,还是要进行以用户、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分布式能源站,或者分布式光伏、分散式光伏的建设。第二,能源互联网的提出是以智能电网为基础的。一个真正的市场,它是要有现货的,刚才于所长说,就跟到市场买菜一样,一定是有现货的。
能源互联网有两个关键的节点,一个是冷热电联供,它是多种能源转换的枢纽;还有一个就是氢燃料电池,它既可以发电,又可以供热,还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制氢、氢气的消纳。但是,中国现在明显没有这么灵活的一个电力市场,现在我问一下范老师,我觉得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开放的电力市场,您认为,中国的电力市场有哪些政策方面的障碍?如果要形成电力市场,从政策层面我们需要逾越哪些障碍?范征: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大,难以一句两句去概括。
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不是就是搞纯电动汽车,还有天然气、氢燃料电池汽车。所以,并不是说把所有的电源连到一起就是能源互联网,也不是说把所有的电网连到一起就是能源互联网,这样理解可能是比较片面的。
第二,在某些特殊行业,它的确有这种节能和采用新能源的需求。于金辉:也就是说,现在还是从发电侧考虑去建分布式电源。
大家可能搞不清楚,为什么分布式光伏可以报价的话会报那么低呢?实际上,剩下的钱都是补贴的钱。我们2015年开展的叫第二次电力体制改革了,第一次是2002年5号文,现在是9号文。无论是分布式光伏,还是分布式能源,可能更多的要跟一些专门的行业,无论是传统的电力行业的节能、交通领域的节能、建筑领域的节能,包括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些节能等,要结合起来。能源互联网的定义,首先是要解决能源的问题于金辉:谢谢冯老师!我也学习了您写的书,很震撼!我还有一个问题,关于能源互联网的定义,您能不能再讲一下,是所有电源连在一起就叫互联了?还是电源和负荷连在一起叫互联?或是有其他层面的定义?冯庆东:这个问题很好。
为此,我们戴所长主编了一部中国的《重塑能源》,建议大家关注。第三,刚才吴达成老师和冯庆东老师也提到了,关于咱们光伏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我们发现在平常的工程当中,包括我们配合气候中心做一些援外项目的技术要求当中发现,国外对于这种分布式光伏的确存在着非常严苛的要求,刚才冯老师也提到了,当你的组件和系统发生故障时,必须具有切除功能。
实际上真正成熟的电力市场中,就给一个市场价格,然后把电力分成不同的产品,有响应电网需求调频的服务,有普通的供电服务,价格是不一样的,波动是不一样。这次的电力体制改革,我个人认为,也是国家整个大的改革局势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这样的话,这个市场机制才是灵活的。我个人觉得,这都不叫障碍,而是人的思维变化的问题,任何国家做电力改革都是这样的。
在未来,将通过跟传统行业的工业、建筑或者商业节能的角度出发,从负荷入手,来分析它的需求?叶东嵘:对,我觉得还是以需求为导向,这也算某种意义上的供给侧改革吧。一开始,肯定有不同的认识。分布式发电先要演进到微网于金辉:谢谢冯老师让我们学习了很多。以下对话内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能源互联网创新,既要重视技术的突破,也要重视成本上的突破于金辉:这次对话的主题是分布式光伏的未来加能源互联网,还有售电,这个题目比较大,好在我们今天请到的都是这方面的专家。
实际上,光伏发电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基础的技术、产品开发,以及设计、应用环节的技术开发、应用方式、安装方式,其中有很多的技术内容。当然,现有分布式光伏政策当中,可能还缺少对于这种鼓励用户自建项目的导向性的政策倾斜。
于金辉:这个明显就是缺少一个交易平台,没有菜市场光伏发电扶贫具有 一次投入、长期收益 的特点,适合无主要劳动力、无固定收入、重病重残、年老体弱等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脱贫。
1月16日,彭山区扶贫移民局局长曾理一行前往公义镇农乐村调研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发展情况。曾理指出,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在彭山区是试点,它的实施是一个很好的创新,优势也比较明显,产业今后的发展一定要做好规划,要带动贫困户发展,把产业扶贫落到实处,早日实现脱贫致富。